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不能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孔子
不能容人者无亲。
不能容人,就没有可以亲近的人。
庄子
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圣人与物相处而不伤害,不伤害外物的,外物也不伤害他。正因为无所伤害,才能自然地与人交往。山林啊,大地啊,都能使我欣然快乐。
庄子
夫水之于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德,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水,涌出,自然地流淌;至人的德行,不需着意修炼,万物自会随附。就像天自然高,地自然厚,日月自然明,何需修行!
庄子
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淡泊平静,忧患就不能影响,邪气就不能侵袭,就德性完备而精神不损。
庄子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正该来时,先生(老子)应时来到这世间;正该去时,先生顺时离开这世间。安于时势,顺应自然规律,哀乐就不能进入心中。
庄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孔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庄子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林语堂
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林语堂
因为有这种种假文学,所以我近来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径。这样把道德与文章混为一谈,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个分别.创作的文学之高下为标准,但是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但是仍可以喜欢他的燕子笺。这等于说比如我的厨子与人通奸,而他做的点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林语堂
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 《苏东坡传》
林语堂
爱是永远不能封口儿的创伤。女人爱别人的时候儿,一定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是她心灵的一部分,她于是各处去寻找失去的那部分灵魂,因为她知道,若不去找到,自己便残缺不全,便不能宁静下来。只有和自己的意中人在一起时,才又完整如初;但是自己的意中人一旦离开,自己又失去意中人携走的那一部分,那就直到重新和意中人团聚时,才又得到安宁。
林语堂
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林语堂
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人生如戏却不是戏,没有彩排,不能重来,走好人生路,最重要的是做好现在。
林清玄
天道不翕张,则不能发聚,况人乎?
王阳明
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一,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
王阳明
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王阳明
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王阳明
«
1
2
...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
478
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