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关系
建设小世界,是要投入的,不是整天喝喝酒、说说话就可以,需要有细致的行动计划、目标、资源,又不能太多。有很多协调工作去做。比方说大家组织了很多读书小组,就要借书复印,这是有人投入才能达到的。这就是生态,一定要结合,既要有明星式的人物,也一定有托底式的人物,但明星和托底的人一定要感觉到他们是平等的,没有上下级关系。
项飙
“距离感”是分析上、方法上的概念,它和切入性是一种辩证关系。距离感不是指对问题的关心程度、对事实的熟悉程度,这些不能有距离感,越近越好,要把自己融进去。但在分析的时候,要有登上山丘看到平原的心态,才会比较客观、灵活、全面。
项飙
我是中国人,这不是一个骄傲不骄傲的问题,我就出生在这个文化里面,就跟我是温州人一样,我出生成长在中国七八十年代一个南方中小城市,这是命,一定要百分百去拥抱它,嚼透它。在这个意义上,我的身份认同很清晰。大家现在说的身份认同有另外一层意思,好像认同了一个东西,就要捍卫一套价值,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继承一定的文化气质,这个因果关系对我来说不存在。
项飙
大一统并不意味着一个刚性结构,但现在环境已经变了,今天我们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确实需要强大的中心,因为有资源再分配的问题,比如上海和西藏的关系,要有互相帮助的精神。所以我强调文化和社会的自主性,但是在经济上,市场要统一,资源上,通过行政力量来二次分配,还有军队税收,这些都不能放松。第二个变化就是全球化。自洽不能是封闭起来的自洽,而是每个地方都是一个小的中心,是汇集的地方,像一个穴位,贯通全身,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
项飙
人生活中的原则不是靠抽象理念来维持的,都是靠具体的社会关系,这个当然是儒家的思想,但它确实有它的道理。如果跟周边的人、生活的世界关系不清楚,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其他人都成了利用工具。
项飙
义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文精神,而是来自人和人的关系怎么构造,这跟经济有很大关系,回到物质资源如何分配、社会关系如何协调这些问题,但不一定建立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了。
项飙
今后的经济政治关系可能会发生很重大的变化,人们不太需要花很多时间做物质工作去赚钱,我们能够用比较少的投入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在这个情况下,经济活动在一个社会人的活动里的位置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项飙
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岸见一郎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岸见一郎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岸见一郎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岸见一郎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岸见一郎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岸见一郎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岸见一郎
不特殊论者首先要有人人平等的观念。世界不会因你而存在,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不管你能做多少,其实这个世界的运行,基本上都跟你没关系。不特殊论者只是会对自身上的任何特殊之处都有一点不安。这点不安,就可能是你智慧增长的开始。
万维钢
人类是迷人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小说和电影,我们都喜欢关于人的优秀故事。把你受众的生活想象成一部电影,假装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观看它。你对一个人了解得越多,你们的关系就越深,你就越能根据你最想影响的人的特征来定义你的个人品牌。
布伦达·本斯
没有学习过冲突解决,于是减损沟通之品质,有碍资源之分配,阻挡关系之维持,乃至影响了自己心态的舒顺、平和——说到底,人际沟通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并不会,学校也不教。
熊浩
无独有偶,科里·帕特森在他著作的中提醒读者,在对话前务必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我的目的。(2)对方的目的。(3)我们的关系。(4)我应该如何做去实现上面这些目标。
熊浩
冲突有消极的一面——例如破坏关系和耗散资源,这是我们在常识中理解冲突时往往印入脑海的一面;但冲突也有积极的面——如推生变革和促进反省。
熊浩
我们在谈判中,双方涉及的利益可能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冲突利益,也就是你多我少,零和关系;第二类是不同的利益,也就是你需要的对我影响不大;第三类的共同利益,也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
熊浩
«
1
2
...
56
57
58
59
60
61
62
...
137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