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可以
掌握的知识归咎于孩子,并让孩子推理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人们犯的另外一个错误就是试图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和他们没有丝毫关系的事情上,比如,他们将来的利益;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会有多么幸福;他们成为人才后,别人会对他们有什么评价和看法。我们对完全没有远见的孩子说这些话,绝对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所有这些强迫进行的学习,会让可怜的小家伙们完全转向与他们自己的心思相去甚远的事情上去。你可以自行判断一下他们会在那些事情上投入多少注意力。
卢梭
蛮横、傲慢、讨厌和难以管教。这种发展并不是源于天生的支配欲,而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为一个人不需要很多经验就会感受到,借别人的双手去行动以及只需动一下舌头就可以让整个世界动起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卢梭
在自然秩序中,因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命就是“成其为人”。不管是谁,只要为这个职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就不会实现不了与之相关的任何事情。我的学生是注定到军队服役,还是在教堂布道,还是从事法律工作,并不太重要。在父母为他选择职业之前,人的天性会召唤他过人类的生活。而生活正是我想教给他的职业。我可以对你这么说,一个人从我的手下走出去的时候,他既不是地方法官,也不是士兵,也不是牧师,他首先是一个人。他将和别人一样迅速明白人应该是怎样的。命运不会改变他的身份地位,他将始终处于他应该待的正确位置上。
卢梭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尔(Hector)向他的妻子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告别的时候,他年幼的儿子阿斯提阿那克斯(Astyanax)被他父亲头盔上飘动的马鬃盔饰吓了一跳,没有认出他的父亲来。他哭泣着躲到一边,贴在乳母的胸前。他的母亲双眼含泪微笑着。应该怎么做来抚慰孩子的这种恐惧呢?赫克托尔是这样做的:他把头盔放到地上,然后拥抱了那个孩子。当孩子安静一些的时候,他可以做更多事情。他可以走到头盔那里,拨弄那个羽状饰物,然后让孩子来感受它们,最后乳母可以拿起头盔,并大声笑着把它戴在自己头上,当然前提是那个女人真的敢伸手去摸赫克托尔的头盔。
卢梭
在第一种情况下,你要慢慢地把它拿过去给他;在第二种情况下,你甚至要装作一副没有听到他哭的样子。他哭得越是厉害,你就越是不要注意他。必须不失时机地让他学会不对人下命令,因为他不是别人的主人,也不要对东西下命令,因为东西不会听他的。因此,当孩子想要你拿某件东西,而你也打算拿给他的时候,最好把他带到那件东西那里,而不要把那件东西拿过来给他。他将从这件事情中得出与他年龄相称的结论,而且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启发他明白这一点。
卢梭
恐惧、焦虑以及药物啊?又有多少人本来是可以不生病,单靠时间就能治愈的啊?也许有人会告诉我,动物是按照本性顺其自然地在生活,不像我们这样容易生病。很好,这种生活方式正是我打算教给我的学生爱弥儿的。如果以同样的方式生活,他应该会因此而受益匪浅。
卢梭
最强壮和寿命最长的人所奉行的养生法。如果普遍的观察告诉我们,医学既不能增进健康,也不能延长寿命,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门无用的艺术比无用本身更糟糕,因为它在这个纯粹是失败的事情上浪费了时间、人力和物力。我们应该把花在保命而不是利用生命上的时间从我们的生命中扣除,不仅如此,如果这个时间被用来折磨我们自己,那它比浪费时间还要糟糕。这种时间让糟糕的事情更糟糕,为了公平起见,应该把相应的时间份额从我们的余生中扣除。相比在医生手中受苦受难地挨过三十年的人,一个人活了十年从没看过医生,对他自己和别人来说,活得时间更多一些。这两种生活方式我都测试过,所以,我认为我比大多数人更有权利得出我自己的这些结论。
卢梭
要纠正或防止这个习惯的唯一办法就是置之不理。没人喜欢做无用功和白费气力,就连婴孩也不喜欢。他们在开始尝试的时候非常顽固,但是如果你坚定不移的态度超过他们的顽固程度,那他们就会放弃,并再也不会尝试这么做了。这样,你就可以让他们不随便掉眼泪,并让他们习惯于只在痛苦得身不由己时才哭出来。
卢梭
选择乳母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奥秘,其规则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我认为,我们或许应该像看重乳汁的质量一样关注乳汁的阶段。最初的乳汁是水状的,那几乎是一种轻泻剂,可以用来清除凝结在新生婴儿肠道里的胎便残留。渐渐地,乳汁会变得黏稠起来,且随着孩子的消化能力增强,乳汁能提供更多固状的食物。可见,大自然会根据幼崽的年龄改变每种雌性动物的乳汁状态,并不是没来由的。
卢梭
新生的婴儿第一次洗澡时,人们往往会在温水中加一点点酒。我认为,或许可以将酒免掉。因为大自然不产生发酵的液体,所以在洗澡时酒对自然的造物很可能不是很有价值。
卢梭
我只是我们自己最小的一部分。可以说,每个人都把自己扩展到了整个世界,并变得对整个世界广阔的表面非常敏感。在我们会受伤的每个地方,我们的痛苦会加倍,这还会让人惊讶吗?有多少王公贵族因为失去了他们从未见过的一块土地,而让自己变得痛苦不堪!又有多少商人因为印度发生的灾难在巴黎哭泣流泪!是自然让人们这样远离他们真正的自我吗?
卢梭
为了让你自己看起来像是在宣讲美德,结果却让孩子爱上了种种恶习。你禁止这些恶习,结果却把它们逐渐灌输给孩子。你想使孩子变得虔诚吗?你带他们去教堂做礼拜,结果却让他们觉得厌烦无比。你让他们不停地喃喃地默默祷告,结果却让他们希望不需向上帝祷告,觉得那才是一大乐事。为了教导他们要乐善好施,结果你却让他们去向人布施,弄得好像你不屑于亲自施舍别人一样。应该向人布施的不是孩子,而是家庭教师呀!不管他有多么爱他的学生,他都应该与他的学生争夺这个荣誉。他应该让孩子认为自己太年幼,还不应施舍别人。布施是大人的举动,因为大人可以衡量赠送之物的价值,判断他的同胞的需求情况。而孩子对这些一无所知,因此没有任何优势去布施,即使布施也不是带着慈悲之心,没有仁爱之意。他几乎为布施感到羞愧,因为根据你和他自己的做法来判断,他认为只有孩子才会向人布施,而且当人长大成人的时候就没有必要乐善好施了。
卢梭
听了这番话之后(我们已经见过了应该怎样引导一个孩子明白财富的观念),爱弥儿之外的其他孩子会忍不住学我的样子,表现得像一个富人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起码应该注意他在这么做的时候没有炫耀的意味。我宁愿他剥夺我的特权,并偷偷摸摸地施舍别人。这是与他这个年龄相配的小诡计,而且也是他身上我唯一可以原谅的小诡计。
卢梭
循序渐进地,且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所以你可以用温度计进行精确的测量。这个洗澡的习惯一旦养成,就永远都不要打破或中断,应当一生都将它保持下去。
卢梭
“这个可怜的人生病了,他在发热,有些狂躁呢。”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一些词语,让他对疾病及其影响有一些概念,因为这也属于自然,是他必须认识的一种必然联系。这个观念本身没有错,借助于这个观念,他将过度的情绪视为疾病,那他会不会从小就对控制不住地发泄这些强烈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反感呢?你不认为在适当的时机教给孩子这种概念,相比冗长乏味至极的道德说教,会产生更加有益于健康的影响吗?但是要考虑这个观念的副作用。你拥有权威,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把这个叛逆的孩子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待,让他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让他躺在床上,规定他的饮食,让他害怕自己日益增加的缺点,让他讨厌并惧怕它们,但又不会把你为了他的“康复”可能会采取的严厉措施视为惩罚。如果你自己恰巧一时头脑发热,失去了你应有的冷静,没有控制住自己,那就不要想方设法地掩饰你的错误;而要以一种温和的责备的口吻坦率地告诉他:“哦,我的朋友,你让我生病了!”
卢梭
如果这些小皇帝和小霸王特有的思想让他们在童年时期过得非常悲惨,那么当他们长大的时候,当他们与别人的关系开始展开并增加的时候,又会怎样呢?他们习惯了发现所有东西都为他们让路,所有人都迁就他们,可是一踏入社会,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被他们原以为可以随意支配的世界重重地压在下面,几欲垮掉,这个时候他们该多么惊讶,而这种惊讶又是多么痛苦呀!
卢梭
如果我们可以这么说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强大得足以让他周围的一切活跃起来。不管是创造东西还是破坏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他所寻求的就是改变,而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行动。如果他看起来更加倾向于破坏东西,那只是因为创造东西需要花时间,而破坏东西则几乎不费什么时间,因此,破坏性的工作更加符合孩子急不可耐的性情。
卢梭
如果我不在的时候,有人做了什么错事或坏事,而我又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我会谨小慎微地不去谴责爱弥儿,也不会问他:“是你干的吗?”因为在这么做的过程中,除了教他否认这件事,我的所作所为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他倔强的脾气让我迫不得已地要与他达成某个契约,我会极其谨慎地注意总是由他提出这个建议,我绝不主动提出。如果他保证了任何事情,他就要一如既往地怀着浓厚的兴趣,富有成效地兑现他的诺言。如果他做不到,那他就是撒谎了,这个谎言会给他招致所有不愉快的后果,而他会明白这些后果都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引起的,而不是源于他家庭教师的报复行为。但是,我觉得我不仅不需要依靠这么残忍的手段,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爱弥儿在许多年里都不会知道说谎是怎么回事,而且就算他知道了,他也会备感震惊,并且无法理解说谎到底有什么用处。很显然,我越是让他的幸福少受别人的意志或观点的左右,他想撒谎的兴趣就越少。
卢梭
如果说语言的学习只是学习词语句子,也就是说学习表达词语的拼写和发音,那么我认同这种学习适合孩子。但是,因为符号改变了,语言也会改变那些符号表达的观点。思想是由语言形成的,而想法则效仿习语,只有理性具有共性。每种语言的精神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形式,其间的差异可能一部分是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也可能一部分是民族性格差异的结果。可以证实这一推测的事实是:在世界上的每个民族中,语言都追随着社会行为的变迁,并随着它们被存留下来或有所改变。
卢梭
人们将会怎样大呼小叫着反对我啊!我听见远处传来那些拥有伪智慧的人发出的叫嚣。他们让我们不断地逃离自我;他们认为当下无足轻重;他们毫不懈怠地追求那个随着我们前进就会飞速消逝的未来;他们硬是要我们搬离现在所在的地方,带我们奔向可能永远都到不了的地方。你们会说,现在正是纠正人身上那些不良倾向的大好时候。为了让孩子在到了明白事理的年龄时少受一些苦,我们必须让他们在童年时期多受一些痛苦,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痛苦的感受没有那么敏锐。但是,你怎么就知道你可以实现所有这些精细的计划?你怎么就知道你让孩子脆弱的心灵难以招架的这番精心教导,对他的将来不会弊大于利?你怎么就知道现在给他带来的这么多伤心事就能让他将来免受任何痛苦?如果你不能十分肯定目前这些不幸会让他将来免受不幸,那为什么要让他遭受多过他目前状况能承受的不幸呢?你们能拿出什么证据向我证明,你们自称要治愈孩子身上的那些不良倾向,不是因为你们愚蠢的防范措施导致的,而是天性的结果?
卢梭
«
1
2
...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
674
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