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生命
有时候花钱还不如不花。比如说老人临终前的医疗。有一项研究考察了3400个医院的500万个病人,结果是老人在ICU(重症监护室)里多住一天,他的生命会减少40天。而老人每多花1000元钱就医,生命多则增加5天,少则减少20天。
万维钢
正如霍姆斯大法官所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我们宁愿生活在前人经验积累的法律之中,而非强有力逻辑推导的法律命题之下。
罗翔
韩国电影《辩护人》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是:“石头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石头最终会碎成细沙,而鸡蛋孵化出小鸡,终将越过石头。”
罗翔
什么是法益呢?法益论者认为,法益就是法律所保护的生活利益,这种生活利益包括个人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利益,以及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之上因而可以还原为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
罗翔
利益与立场之间有一层隔膜,这层膜就是自以为是。别人的利益、需要、问题,别人的生命、体验、认知,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其实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很容易搞错,其实我们在询问和聆听之前并不了解。走出自以为是的判断,走到对方真实的需要和利益之中,这就是破除立场,了解利益的过程。
熊浩
一个家庭最理想的画面,就是父亲牵着孩子的手,与母亲一道全家出行,一起去接触这个世界。这个画面中蕴藏着两个要点:一是母亲在生命之初充分给予了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有了向往拓展自己世界的意愿;二是当孩子第一次向外拓展的时候,遇到的人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的温情和友善,则让孩子感觉到外面的世界是值得信任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原始信任”。有了这种原始信任,孩子的意识才能向外延伸,培养出组织意识,融入人真正真实的世界。
M·斯科特·派克
每个人都具备关注他人的能力,也都希望被别人接纳,并融入某个群体,但这份能力需要培养。身为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在生命之初便体会到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周围环境是值得信赖的。如果父母没有做到这一点,没能关注孩子、爱孩子,与孩子形成合作,孩子就很难培养出社会兴趣和组织意识,反而会充满了对别人的怀疑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M·斯科特·派克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点亮自己,展开生命。而合作的基础,是要培养出他人意识。缺乏他人意识的生命是蜷曲的、愤懑的,也是孤独的。很多缺乏他人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充分发展自身的智力和才能,无法理解周围的人和整个世界,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或者成为罪犯。
M·斯科特·派克
成为真实的自己,意味着将生命展开,活在真实之中;而成为别人的替身,则意味着生命的蜷曲,看不见真相。
M·斯科特·派克
心理学的目的是了解内心,克服心理障碍,让生命获得一种超越。而超越的方法不是运用“心理伎俩”回避死亡、逃避痛苦,而是勇敢地承受痛苦,大踏步拓展自己的意识。
M·斯科特·派克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不是礼仪,而是真诚。礼仪虽然必不可少,但如果滥用,反而会钳制住良知,成为捆绑生命的绞索,让人变得虚伪。缺乏真诚的礼仪足以使人沦为“礼貌的僵尸”和“礼节的傀儡”。
M·斯科特·派克
美出自某种没有意识到的真实性和高尚情操,丝毫没有半点装点门面的想法;要产生此类附加的美,先要有同样未意识到的生命之美。
梭罗
杰拜·克劳在那座桥上描述的那样:创造是有生命之物,是一件好事,我们仍然在被创造,我们仍然在被接受。知识悄无声息地蜿蜒于我的肌肤。我没有太多地感觉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我有一种感觉,所有的创造背后都隐藏着某种活跃的精神。宇宙在向我们的至善弯腰。
戴维·布鲁克斯
在承诺的生活中,无上的婚姻被神话学者约瑟夫·坎贝尔视为一种英勇的追求。在这种追求中,人们为了一段关系而牺牲了自我。在承诺的风气中,婚姻是生活的道德缩影,每个人都自由地选择为他人承担责任,并变得依赖他人,以做好更大的事情。在对婚姻的这种理解中,人们不会因为爱自己而变得可爱;他们是因为爱别人,通过向别人宣誓、承担他人的负担、履行这些誓言而变得可爱的。生命的所有尊严和庄严,都体现在这种妥协中。
戴维·布鲁克斯
当你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服务时,你会看到痛苦和不公正近在咫尺。罗尔接着写道,你离智慧越近,你看到的自己的阴影就越多,你看到的别人的阴影也越多,你就会越发意识到我们是多么需要对方。希望被注入了现实意识。“生命的后半部分有一种庄严,”罗尔写道,“但现在它被一种更深层次的轻盈和淡然,或‘顺其自然’支撑。如果这有什么意义,就是我们的成熟年华是由明亮的悲伤和清醒的幸福构成的。”
戴维·布鲁克斯
对于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倍感快乐。
艾瑞克·弗洛姆
现代人把自己转化为商品;就其地位和在人格交换的市场上的条件而论,他把自己的生命力当成投资,他应该用它来创造最大的利润。他与自己、与同胞、与自然相异化。他的主要目的是用他的技能、知识、他自身、他的“全部人格”为一场平等的、有利可图的交易而进行逐利的交换。除了过日子外,生活没有目的;除了公平交易外,没有任何原则;除了消费外,没有任何满足。
艾瑞克·弗洛姆
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即来源于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
艾瑞克·弗洛姆
爱本质上应是一种意志行为,是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
艾瑞克·弗洛姆
母爱是对孩子生存及其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不过在这里对此说法需作一个重要补充。对孩子生存的肯定有两方面:一是对保护孩子生存和成长来说绝对必要的关心和责任;另一方面比单纯的保护更进一步,是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活着是美好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很美好。
艾瑞克·弗洛姆
«
1
2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
386
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