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朱光潜
中国近现代学者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把日记当作一种文学的训练,就要把本身有趣的材料记得有趣。如果有相当的敏感,到处留心,一日之内值得记的见闻感想决不会缺乏。
朱光潜
日记是作者站在他的资禀、经验、修养所形成的观点上,以自己为中心,记载每日所见所闻。自己所见所闻可能为天下国家大事,也可能为私人琐事。
朱光潜
随感录这一类文章是属于“悟”的。它没有系统、没有方法、没有拘束,偶有感触,随时记录,意到笔随,意完笔止,片言零语如群星罗布,各个自放光彩。
朱光潜
这类零星感想却凭它们的简单而深刻、平易而微妙的力量渗入我们的肺腑,活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漫不经心的时会,突然在心里开花放光,令我们默契欣喜,这是随感录这一类文章的妙用。
朱光潜
要彻底了解文学,要尽量欣赏文学,你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
朱光潜
好文章的条件都是一样,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得恰到好处,谨严而生动,简朴不至枯涩,高华不至浮杂。
朱光潜
一个文人先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便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
朱光潜
为着写,学习就得认真些,要就所学习的问题多费些心思来把原书吃透,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斟酌表达的方式。我发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和思想训练。
朱光潜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朱光潜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朱光潜
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朱光潜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朱光潜
儒学读《论语》、《孟子》和“五经”,佛学读《六祖坛经》和《楞严经》,理学读《近思录》和《传习录》,史学读《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小说读《水浒》、《红楼梦》。
朱光潜
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
朱光潜
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地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
朱光潜
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朱光潜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朱光潜
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
朱光潜
人人都埋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没有人埋怨自己的判断力不好。
朱光潜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朱光潜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