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关于桓宽的名人名言哲理格言警句语录 - 每日文摘
桓宽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人。中国西汉大臣、学者、政治家、文学家。

《盐铁论·轻重》茂密的树林下面没有旺盛的青草;在没有平整的地里,长不出好的禾苗。比喻在强大的势力下,弱者会受到压制和侵害。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未通》。修筑城墙的人,首先要加厚城墙的地基,然后再把城墙垒高;善于养民的人,首先要巩固人民的产业,然后才能使他们走向富裕。要使人民实现富裕,首先要使人民有稳定的工作。国家应该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使农民有地可耕;还应该整治社会治安,稳定市场秩序,沟通贸易渠道,使商人有买卖可做。只有做好了这些基本工作,人民才能逐渐走向富裕。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殊路》。镂:雕刻。如果没有内在的工夫,而只学习其表面,即使有再好的老师和朋友,也还是如同在油脂上作画、在冰上雕刻一样,只是浪费时间和功夫。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岩雀并不知道天的高远,废井中的青蛙也不会知道江海的博大。这句话是形容心胸狭窄之人见识短浅。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力耕》。穿衣吃饭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所在,不可以不慎重的对待。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相刺》。释义:碎玉满箱,算不得拥有财宝;读了几箱子的书,也不等于就掌握了其中的道理。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赋》。释义:冰和炭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之中,太阳和月亮也不会同时照耀大地。比喻君子与小人不能同处,或比喻相互矛盾的理论不能同时运用。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击之》。释义:做事中途停止就不会成功,种地偷懒的人不会有收获。比喻学习应持之以恒,不能懈怠。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地广》。释义:要发财致富就不能太过仁慈,如果太过仁慈也就不能发财致富。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地广》。释义:不因为是自己的亲近就给以重赏;也不因为与自己疏远就忘掉给人恩惠。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地广》。释义:不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不因为地位的低贱而变更自己的志向。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议》。专己,指刚愎自用。拒绝忠言直谏的人就会闭塞,一意孤释义:行的人就会孤立。治国安邦的人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拒纳谏言、一意孤行。
慈祥的母亲大多都有着败家的儿女,这是因为他们不忍心强加管教子女的缘故。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申韩》。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发现弊病就立即补救,一看到漏洞就立即堵塞。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险固》。这句话以“地利”与“人和”、“武力”与“文德”的对比,阐明了实行仁政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申韩》,也有说出自《盐铁论·险固》。有所准备就能制服别人;没有准备只能被别人制服。释义:有准备就能钳制住别人;没有准备就要受别人的钳制。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疾贪》。欲,想。表,仪表,这句话指身体。下,指下属。先之身,先要求自己。要想影子正,就要先把自己的身子站直;要想下属清廉,自己要先做出表率。这句话以正影先正身为喻,说明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国疾》。谀言,阿谀奉承的话。这句话以林中必然多疾风为喻,说明富贵之后就有趋炎附势之徒进阿谀奉承之言的必然性。释义:森林中往往刮大风;富贵人面前往往都是一堆奉承话。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第三》这句话给了那些投机者很大的信心,他们会说:你看,老祖宗都说想要富你得靠脑子,凭力气是赚不到大钱的,想要得利你还得住在一个靠近市集的地方,当然,我也很是承认他说的对,脑子好使,又有一个地段很好的底商,怎么会不赚钱呢?其实你要仔细想一下,这就是一句废话,你有个好地段的底商,就是租出去,自己什么也不干,也有钱拿的!这个条件,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的!意思是创造财富在于方法,不一定要靠体力获得。获取利百润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发现商机,不一定要亲自耕种获得。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力耕》。非,不是。宝,这句话指好的办法。道,途径、方法。治家并不是只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可行的途径。这句话言治家与治国一样,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当事人应当努力寻求,不必因循守旧而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