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梁文锋
DeepSeek创始人
梁文锋,男,1985年出生,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覃巴镇米历岭村人,浙江大学毕业,拥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本科和硕士学位。杭州幻方科技有限公司、DeepSeek创始人。
从近处说,GPT4还有很多待解之谜。我们去复刻的同时,也会做研究揭秘。
梁文锋
我们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不做垂类和应用,而是做研究,做探索。
梁文锋
我们要做的是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AGI。语言大模型可能是通往AGI的必经之路,并且初步具备了AGI的特征,所以我们会从这里开始,后边也会有视觉等。
梁文锋
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西蒙斯的话:“一定有办法对价格建模。”
梁文锋
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更依赖硬核技术的创新。很多人发现过去赚快钱很可能来自时代运气,现在赚不到了,就会更愿意俯身去做真正的创新。
梁文锋
我们在做最难的事。对顶级人才吸引最大的,肯定是去解决世界上最难的问题。其实,顶尖人才在中国是被低估的。因为整个社会层面的硬核创新太少了,使得他们没有机会被识别出来。我们在做最难的事,对他们就是有吸引力的。
梁文锋
我们选人的标准一直都是热爱和好奇心,所以很多人会有一些奇特的经历,很有意思。很多人对做研究的渴望,远超对钱的在意。
梁文锋
大部分中国公司习惯follow,而不是创新。中国创新缺的不是资本,而是缺乏信心以及不知道怎么组织高密度的人才。我们没有海外回来的人,都是本土的。前50名顶尖人才可能不在中国,但也许我们能自己打造这样的人。
梁文锋
过去很多年,很多的中国公司习惯了别人做技术创新,拿过来做应用变现,自己等着摩尔定律从天而降,躺在家里18个月就会出来更好的硬件和软件。我们的出发点,就不是趁机赚一笔,而是走到技术的前沿,去推动整个生态发展。中国也要逐步成为贡献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车。
梁文锋
当前阶段是技术创新的爆发期,而不是应用的爆发期。大模型应用门槛会越来越低,创业公司在未来20年任何时候下场,也都有机会。
梁文锋
在颠覆性的技术面前,闭源形成的护城河是短暂的。即使OpenAI闭源,也无法阻止被别人赶超。我们把价值沉淀在团队上,我们的同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积累很多know-how,形成可以创新的组织和文化,就是我们的护城河。
梁文锋
任何AI公司(短期内)都没有碾压对手的技术优势,因为有OpenAI指路,又都基于公开论文和代码,大厂和创业公司都会做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
梁文锋
我们要做的不是生成式AI,而是通用人工智能AGI。前者只是后者的必经之路,AGI会在我们有生之年实现。
梁文锋
我们每个人对于卡和人的调动是不设上限的。如果有想法,每个人随时可以调用训练集群的卡无需审批。同时因为不存在层级和跨部门,也可以灵活调用所有人,只要对方也有兴趣。
梁文锋
DeepSeek也全是自下而上。而且我们一般不前置分工,而是自然分工。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都是自带想法的,不需要push他。探索过程中,他遇到问题,自己就会拉人讨论。不过当一个idea显示出潜力,我们也会自上而下地去调配资源。
梁文锋
(如何招到这种人)他们的热情通常会表现出来,因为他真的很想做这件事,所以这些人往往同时也在找你。因为我们在做最难的事。对顶级人才吸引最大的,肯定是去解决世界上最难的问题。其实,顶尖人才在中国是被低估的。因为整个社会层面的硬核创新太少了,使得他们没有机会被识别出来。我们在做最难的事,对他们就是有吸引力的。
梁文锋
(招人必卡的条件)热爱,扎实的基础能力。其他都没那么重要。我们选人的标准一直都是热爱和好奇心,所以很多人会有一些奇特的经历,很有意思。很多人对做研究的渴望,远超对钱的在意。
梁文锋
招人时确保价值观一致,然后通过企业文化来确保步调一致。当然,我们并没有一个成文的企业文化,因为所有成文东西,又会阻碍创新。更多时候,是管理者的以身示范,遇到一件事,你如何做决策,会成为一种准则。
梁文锋
其实,一家公司的基因是很难被模仿的。比如说招没有经验的人,怎么判断他的潜力,招进来之后如何才能让他成长,这些都没法直接模仿。
梁文锋
我们的核心团队,连我自己,一开始都没有量化经验,这一点很特殊。不能说是成功的秘密,但这是幻方的文化之一。我们不会故意回避有经验的人,但更多是看能力。
梁文锋
«
1
2
...
9
10
11
12
13
14
15
...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