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孟德斯鸠
法国启蒙思想家
孟德斯鸠(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孟德斯鸠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孟德斯鸠
至乐蜞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孟德斯鸠
如果你追踪机智,结果却会抓住愚蠢。
孟德斯鸠
社会是人群的集合体,而不是他们各自本身。
孟德斯鸠
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
孟德斯鸠
有多少美德和缺点是微不足道的。
孟德斯鸠
一个有才智的人,一般地说是很难与人相处的,他选择的人是很少的。
孟德斯鸠
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黑白分明的。在一个机制良好的国度里,恶劣的行径始终含有某种公共美德的成分,在一个腐败的共和国里所看到的美德,往往包含着某些腐败的成分。
孟德斯鸠
死结若是解不开就干脆剪断。
孟德斯鸠
以为世上有一种在任何方面都能独断转型的人间权力,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这种人间权力从来没有,今后也绝不会有。权力在大也有边界。当大领主在君士坦丁开征新税时,群情激奋使他发现了以往未能看到的界限。一个波斯国王可以从容地逼迫一个儿子去杀死父亲,或逼迫一个母亲去杀死儿子,但是他却无法逼迫他的臣民喝酒。每个民族都有一种普遍精神,权力就建立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之上,权力若是伤害普遍精神,那就是伤害权力本身。
孟德斯鸠
古罗马人允许各种各样的信仰存在,帝国因而变得强大,后来他们把不占主导地位的那些教派一个个全都禁绝,帝国于是变得不值得一提。
孟德斯鸠
在法律的遮掩下披着公正的外衣施政,最酷烈的暴政莫过于此。
孟德斯鸠
人大凡有一点优势,总是权欲熏心,而之所以想要独占一切,恰恰因为拥有太多。
孟德斯鸠
在亚洲的专制政体即一切非宽和政体中,始终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分裂,农民、军人、商人、官员和贵族之所以彼此有联系,只不过是一些人压迫另一些人,而被压迫的人并不反抗,倘若在他们之间发现团结,团结在一起的不是公民,而是埋在地下一个挨一个的尸体。
孟德斯鸠
在一个政治团体中,要把所谓的团结说清楚不太容易。真正的团结是和谐的联合,其中的各个方面无论表面上多么对立,却都有助于社会的普遍福祉,犹如音乐中的不协和音有助于整体协和一样。在一个被认为混乱不堪的国家里也可以有团结,也就是说,可以有一种带来福祉的和谐,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和平。这情形就如同宇宙的各个部分,永远因其中若干部分的作用和其他部分的反作用而浑然一体。
孟德斯鸠
中国立法者以天下太平为治国的主要目标。在他们看来,俯首听命是维持天下太平的有效手段。基于这种想法,他们认为应该激励人们敬重父亲,为此他们不遗余力。他们规定了数不清的礼仪和仪规,用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生前如此,死后亦然。……敬重父亲就必然与敬重所有可以视同父亲的人相关,诸如长者、老师、官员、皇帝。对父亲的敬重意味着父亲以关爱回报子女。与此同理,长者以关爱回报幼者,官员以关爱回报属下,皇帝以关爱回报臣民。所有这一切构成礼仪,礼仪则构成民族的普遍精神。中华帝国构建在治家的理念之上……这些日常细节不断地唤起必须铭刻在心中的一种感情,而正是每个人心中的这种感情构成了中华帝国的治国精神,我们就会明白,此类具体行为没有一件是可有可无的。
孟德斯鸠
在共和政体下,人人平等;在专制政体下也是人人平等。在共和政体下,之所以人人平等,是因为人就是一切;在专制政体下,之所以人人平等,是因为人一钱不值。
孟德斯鸠
我们观察局部只是为了对整体做出判断;我们考察一切原因,是为了看清一切结果。
孟德斯鸠
«
1
2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