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善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阳明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如‘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爱于是日又有省。
王阳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
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王阳明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他日又曰:”圣如尧、舜,在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字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王阳明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王阳明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
王阳明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王阳明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王阳明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阳明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及该行为给自己及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的益处。
王阳明
«
1
2
...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
275
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