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中国
为什么要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提倡中国分裂的人一定是野心家。
孙中山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不特应聚精会神,以去乱根之袁氏,更应计及袁氏倒后,如何对内、如何对外之方策。
——在逆境中始终百折不挠,1913年
孙中山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
我只能这样说:不管革命失败有多少次,但是我总希望中国的革命能成功,所以便不能不这样奋斗。
——1896年,伦敦蒙难后许多人问孙:“我们看到你,你这位先生的革命事业不知道失败过多少次了,为什么还不丧气,总是这么热心呢?这是什么理由呢?”
孙中山
为什么十二年来,人民都以为祸乱是革命产生出来的?中国大多数人的心理,”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王“。这种心理不改变,中国是永不能太平的。因为有这种心理,所以样样敷衍茍安,枝枝节节,不求一彻底痛快的解决,要晓得这样是不行的。你不承认十二年的祸乱是革命党造成的么?民意大多数却承认是这样的。若以大多数人解决问题,那只好从他们的希望实行复辟了。我们有时到乡下去,高年父老都向我们说:‘现在真命天子不出,中国决不能太平。’要是中国统计学发达,将真正民意综起来分析一下,一定复辟的人占三万万九千万多。我们果然要尊崇民意,三四十年前只好不提革命了。因为在那时,多数人要詈我们乱臣贼子,是叛贼,人人可得而诛之的。你们要实行自己的宗旨,必[不]要处处迁就民意,甚至于民意相反,也是势所不恤的。学生是读书明理的人,是指导社会的,若不能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而苟且从俗,随波逐流,那就无贵乎有学生了。
《在广州全国学生评议会的演说》(1923年8月15日)
孙中山
当今之世,中国非改革不足以图存。但与清政府谈改革,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必须发动民主革命,推翻这个昏庸腐朽的政府,为改革政治创造条件。
孙中山
中国利用自己的原料与自己的劳力,制造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的日子很快即会到来。……中国不能永久购买那些本国易于制造的物品,那样做是极其不合理的。中国迟早是要自己制造自己需要的东西,你们的产品将不再能够在中国与中国的国货竞争。因之,你们只有开始在中国与中国合作设厂,否则迟早都要被驱出中国市场。—249
——《中国人之直言》(1920年4月3日)
孙中山
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思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彼欧美学者于埃及、巴比伦之文字,国亡种灭,久不适于用者,犹不惮搜求破碎,复其旧观,亦以古人之思想足资今人学问故耳。而我中国文字,讵反可废去乎?
孙中山
中国是一头正在沉睡的狮子,一旦苏醒时,世界将为之颤抖,不要打扰他,让他继续沉睡吧!
拿破仑
如果我是一个英国人,我应该尊敬那个建议与中国开战的人,他是我这个国家最大的敌人。你最终会被打败,也许印度还会发生一场革命。
拿破仑
叛逆,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它告诉你有一些东西需要改变了。这并不代表只有孩子需要去改变,有时候是整个家庭都需要做改变的。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是,夫妻双方如果总以指责和争吵解决问题,孩子就不会有高的自尊,也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这种创伤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和渴望爱。
维吉尼亚·萨提亚
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
在中国大陆,先坐牢,后写书;在台湾,先写书,后坐牢。
李敖
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李敖
中国有史以来,没人能像我这样集正义、力量、勇气、真诚、血性、智慧、博学和活泼于一身的人了。
李敖
你不知道我的性格吧?我一点亏都不吃的。我很像犹太人、以色列人,我反应是立刻的。我们中国人相信说“吃亏占便宜”,我从来没有这样。过去吃亏就是吃亏了,可是现在我要占便宜占回来。我这人就是这样,绝不吃亏。
李敖
当中国自由的时候,我才肯走。
李敖
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着,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鲁迅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因为我们已经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
鲁迅
«
1
2
...
59
60
61
62
63
64
65
...
154
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