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什么
什么是企业的格局与能力?企业的格局,就是做企业的时空观;企业的能力,是指企业内在的素质;格局和能力要相匹配。
宋志平
企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惠及股东、劳动者、社会利益相关者,也就是说企业应该是个共享平台。
宋志平
对于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来讲,日本的昨天就像我们的今天,我们应该认真借鉴日本企业的经验,为什么日立、索尼能够转型成功而夏普却失败了,为什么同属胶卷业的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能够成功转型而伊士曼柯达公司却倒闭了,这些需要我们深度思考。
宋志平
战略也意味着舍弃。很多情况下,“不做什么”甚至比“要做什么”更重要,因为只有放弃了旧的事物才能进行新的选择。但放弃往往比得到更难,因为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有恋旧情结,对熟悉的东西难以割舍。大企业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总是用过去成功的经验。
宋志平
选人怎么选呢?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德,企业不可能做得长远。引用明代的思想家吕新吾的一段话,领导者所需的资质是什么?第一等是深沉厚重,第二等是磊落豪雄,第三等是聪明才辩。这三个都好,但是还是人格厚重最重要。二是专业主义者、痴迷者。什么叫做痴迷者?早晨起来就想这件事,晚上睡觉之前还想,半夜醒来还在想,也就是说,专业主义者、痴迷者往往才能做成一件事。这是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我选择的这些平台的干部们,都是专业主义者。
宋志平
创新要立足解决企业的问题。企业的创新,关键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适合的创新模式。
宋志平
企业不能只靠领导人自己单打独斗,我们还要靠经营团队、技术骨干、广大员工共同奋斗,这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我被问到管理的真谛是什么?我想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如果谁搞懂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办法,就搞懂了管理真谛是什么。
宋志平
我们做企业,定了目标以后,到底资源从什么地方来?这是大家困惑的。到底是靠自己去创造资源,还是去整合社会的资源呢?我认为要整合社会的资源。方法是什么?端出三盘牛肉:第一,公平定价,不欺负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第二,为民营企业保留一定股权。第三,把民营企业的领导人留下,一起做管理层。
宋志平
什么叫管控?我的理解是,所谓“管”就是用好制度,所谓“控”就是抓住关键点,不出大纰漏、不失控。管控是一整套体系,降成本、增效益、控风险都包含其中。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必要进行管控,管控做得好,不仅不会抑制创新精神,还会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
宋志平
现在做企业还需要“数商”。什么是“数商”?“数商”就是对数字学习、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宋志平
创新活动开始之前,应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前分析创新的机遇、目标和路径,细致地谋划组织,这是创新的基本逻辑。
宋志平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上市公司,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主营业务。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才能在每一个业务领域深耕细作。
宋志平
我们在制定战略目标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没有钱找钱,没有工厂找工厂,没有人找人,也就是缺什么找什么,而不是有什么做什么。
宋志平
战略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解决的是企业因何而存在、做什么、如何获取和配置资源的问题,以使企业活下去,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宋志平
什么是逆商?就是遇到危机时应对困难、超越困难的能力,这往往最重要。
宋志平
做企业是为了什么?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最重要的目标应当是让员工幸福,如果员工不幸福,企业做得再大也毫无意义。
宋志平
我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对方也希望我分享曲折的故事。我常常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在我看来,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有原因,有道理的,没有特别难以解释或特别不寻常的部分。
张一鸣
我最近经常问自己:马上有什么可行动,你是行动派吗。很多问题它不会消失,不动(犹豫/抱怨/感叹)肯定是错误,行动就有力量,哪怕是行动的准备行动,唯有行动才能改变事情。
张一鸣
你能真正帮助别人什么,一旦掌握,你就拥有了一种莫名的能量场,会吸引别人主动找你购买。
张一鸣
进一个圈子时不要去求人,而考虑我有什么可被人利用。
张一鸣
«
1
2
...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
723
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