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周其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周其仁,男,1950年8月生于上海, [11]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1年秋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后获其经济学博士学位。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提升品质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提升知识的含量。未来一定要往原创的方向走,并且对知识产权保持高度敏感。
周其仁
一些小公司规模不大,但创新异常活跃,都是“刀尖”。以后产业竞争的仗越打越细,只要你技术强,小企业也可以成为大产业组织中的“尖刀部队”。
周其仁
重要的是平时的管理和努力。灾难一来,平时管理好的企业一点也不会吃亏。防风险一定在财务之前,等财务报表看到了风险,就为时已晚。
周其仁
把商业触角伸出去,当务之急就是把供应链的触角伸出去结网。要把供应链发展成供应网,一条打断另外一条可以接上;现有供应链完好,也要有准备,万一断档,要有替代和备胎。
周其仁
要把通商放在复工复产的首位。疫情下老总跟重要客户要保持高频接触,就算不能见面喝茶,也要保持信息来往的黏度。经济需要来来往往。
周其仁
危机下企业要重划起跑线,调整决策思维,从新起点开始再出发、再起跑,开始一场新的竞争。老是捆绑在疫情前的增长惯性里解不开,就不可能有坚强的突围意志。
周其仁
佛山企业要讲底线思维,每家企业不妨多划几道底线,准备对付最严峻的情况,调度一切力量,苦撑苦熬。
周其仁
如果公司没饭吃了,有口罩机那就得做,这无可厚非;另外是紧急情况,出于国家需求或公共需求。但是如果不在这两种情况下,实际上这是检验公司定力的一个窗口,检阅企业定力够不够强。
周其仁
企业不能只是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喊全球化,风吹草动你就往后缩。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往外打,越要来来往往。
周其仁
企业不要自我设限,不管内需外需,能抓到手的都是好需。
周其仁
投资就要在“冬天”,“冬天”是扩张的好时机。
周其仁
靠抄作业取得高速增长也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我们再也不习惯去想、再不愿意去原创了。“想法”才是原理和技术的源头。原创原创,就是从想法开始创新。
周其仁
公司之间的竞争,讲到底就是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竞争。商战里其实就两门学问,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商学院就是学这两种本事。看企业首先看两点,一是产品,二是技术。
周其仁
资本,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只要能够带来未来收入流的资源,都是具有市场价值的资本。这种依附在人身上的能力是经济发展当中最重要的力量,没有这股力量,只有物质资本,那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私人资本都无法创造出财富。资产要交给合适的人打理,才真正成为能够增值的资本。所有企业都是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组合,都要讲组合的质量,哪样因素也离不开。如何让资产和资源与优秀的人力资本相结合,创造更多的价值增量,这是所有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周其仁
经验证明,只有工业化才能显著地、快速改变传统经济,让传统农民走出贫困。一旦实现这个转变,这些人就是制造业的市场,就是现实的客户。世界很大,如果有更大的眼光和格局,就不难看到中国制造业能力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落地的可能性。多少年来一直讲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该出去发展就应该大胆到远方去布局。
周其仁
企业做到一定量级的时候,不仅需要把产品卖向海外市场,更需要把制造能力迁移到海外市场。制造业出海的逻辑:最开始卖产品,卖到一定程度,要上售后服务,就得到当地制造,成为本土化公司。当今时代,跨度大的布局才有可能应付一些意外的经营风险,增加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机会。
周其仁
其实,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宏观”,需要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能够关注它。泛泛而论的宏观,对谁都一样的宏观,不但不是决策的要件,而且可能相反。
周其仁
流行焦虑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处理不了过多信息带来的焦虑。直截了当地讲,就是少看、最好不看那些根本处理不了的信息。省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对做企业的来说,节约了精力,节约了眼力,可以集中更多时间去研究值得你研究的事,那就是客户、客户、客户!
周其仁
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就是竞争,资源有限,需求无穷,永远紧张。人和人争、企业和企业争、地方与地方争、国家和国家争,这是普遍的、无处不在的。
周其仁
所以形势和企业办得怎么样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因此对大多数实体企业来说,不如把精力放在任正非那句话上,就是花大力气以客户为中心,从各个层面去研究客户,研判客户现状,研判有哪些潜在客户,研究创造哪些条件来为客户服务。对企业家来说,市场里的客户才是你的“宏观”。
周其仁
«
1
2
3
4
»